【大众新闻报道】黄河之上 再起新桥 透过两座“建邦大桥”看山东跨黄通道演变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常青
3月26日,由民营企业山东建邦集团投资建设的建邦聊泰黄河公铁大桥正式通车。作为聊泰铁路的先期控制性工程,大桥连接聊城市东阿县和济南市平阴县,以公铁合建桥跨越黄河,上层为公路桥面,下层为铁路桥面,线路全长13.452公里,其中桥梁段全长3.367公里,路基段全长10.085公里,采用五跨连续钢桁梁,最大跨度180米,是目前国内最大跨径的平弦钢桁梁公铁两用桥。
2010年底,一座同样名为“建邦”的黄河大桥在济南建成。南接济南二环西路、北通国道309线,济南建邦黄河大桥通车后极大改善了济南北出口的交通条件,对于济南“北跨”战略的实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发挥了重要助力。十余年过去,如今的济南建邦黄河大桥不仅是很多市民高效出行的捷径,更是物流运输的重要通道,助力人流、物流、信息流高效流通的同时,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更具活力。
时光流转,十四年后通车的建邦聊泰黄河公铁大桥虽然同样横跨黄河之上,但又不同。从技术层面看,将重达1.5万吨、780米长的主桥钢桁梁架于黄河之上,绝非易事。为减少钢桁梁架设施工对河道的干扰和破坏,团队采用多点同步顶推技术,做到各个环节精准同步。钢梁吊装区域位于黄河滩地,该地风力风向并不稳定。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钢桁梁拼装,相当于在18层楼的高度上“穿针引线”。为做到“安全、环保、高效”施工,建设团队采用了智能、仿真等多项先进技术。
如今跨黄修桥,更多创新围绕保护黄河生态展开。聊泰黄河公铁桥水中桩基施工,因地质复杂,泥砂含量极大。根据规范要求,嵌岩桩的清孔标准底部沉渣不大于5厘米,为快速有效清孔,项目技术团队首创“泥沙分离器+气举反循环清孔”方法,不让一滴废水、一颗废渣进入黄河。同时,采用长护筒穿越砂层直接进入河床非透水层,严格控制护筒焊接质量,避免护筒内泥浆与河水串通。此外,拌和站、预制场产生的碱性废料进行双重处理,处理后的水可循环利用;燃油设备取得环保施用编号,收集到的废油集中处理;定期对水源保护区进行水质检测……都是建设过程中的“常规操作”。
十几年间,跨黄的方式正变得多元。除黄河公路桥、铁路桥外,还出现了黄河隧道、公铁两用桥等,不少新建桥梁预留了轨道交通等出行通道。2021年9月29日通车的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又被称为“万里黄河第一隧”,是黄河流域首条公轨合建的交通隧道,也是世界上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第一次穿越地上“悬河”,开创了跨越黄河天堑由水上横跨到水下穿越的新时代。隧道通车后,开车最快5分钟、坐地铁2.5分钟即可穿过黄河。
从数量上看,近年来跨黄通道实现快速增长。以济南为例,数据显示目前济南共有17处跨黄通道,今年将加快推进济滨高铁公铁两用桥、黄岗路隧道、航天大道隧道等10处跨黄通道建设,畅通过河通道,便利两岸交通往来、助力起步区高质量发展。按照规划:济南市域183公里黄河上规划了跨黄通道34处,中心城区范围内平均2.5公里1处,起步区范围内平均2.2公里1处。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过去九曲黄河一度成为横在沿黄城市面前的发展瓶颈。近年来,山东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黄河上下,架桥穿隧,一条条“断头路”被打通,沿黄城市发展有了强力保障支撑,有效促进了黄河两岸协同发展,均衡发展,集聚资源,转型升级。建成后的建邦聊泰黄河公铁大桥连通济南、聊城等市,对于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建设,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当然,作为黄河流域唯一出海口和开放门户的山东,不仅着力加强内部跨黄通道的建设,更着重搭建畅通沿黄各省份的高速通道,为人才交流、商务洽谈提供交通便利,为深化沿海港口与沿黄内陆港合作,打造黄河流域最便捷出海口提供保障。2023年底,济南至郑州高速铁路建成通车,济南可直达西安、兰州、西宁、太原等沿黄流域省会城市,一条与黄河大致平行的“一字形”沿黄陆海高铁通道已现雏形。今年,日照至兰考高铁庄寨至兰考南段即将开通运营,届时日兰高铁将实现全线贯通。济郑高铁、日兰高铁分别从山东的南北两侧向西直通河南,在通过中原大地通联黄河流域。
*本文转载自大众新闻客户端